槟榔行业网 资讯 槟榔论坛在海口召开:让科技支撑槟榔产业发展

槟榔论坛在海口召开:让科技支撑槟榔产业发展

“槟榔具有抗抑郁、抗幽门螺杆菌、驱虫等作用。”10月11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李宗军教授在海口召开的“科技支撑槟榔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上,再次强调了槟榔具有的这些生理功能。论坛旨在促进槟榔产业学术交流,推动槟榔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论坛由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海南省科学技术厅、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国内从事槟榔产业管理、科研、生产等有关政府部门、科研院校、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到会,分享最新的科研成果,共同展望行业前景。

槟榔论坛

大会现场

槟榔是我国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近年来产业发展迅速,到2018年底,全国种植面积超过240万亩,加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海南共有70万农户、200万人从事槟榔产业。

作为特色新兴产业,槟榔已经成为海南、湖南两地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我国做优做强热带特色农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民脱贫增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海南省农业农村厅莫正群副厅长致辞时,特别强调,“槟榔是海南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李宗军教授是湖南省食品科学学科带头人,他结合团队研究成果,做大会分享时,提出三个观点:政府要指明槟榔产业发展方向;基础研究为产业保驾护航;创新支撑产业发展。李宗军特别强调,“我国食用槟榔是安全的,遗憾的是关于它的科普是缺失的。”

槟榔论坛

李宗军教授进行大会分享

李宗军教授认为,槟榔具有刺激中枢神经、抗氧化、抗抑郁、抗幽门螺杆菌、驱虫等作用。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覃伟权研究员分享了他与团队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成果,在初步建成的黄化灾害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槟榔论坛

覃伟权研究员进行大会分享

据了解,作为热带农业研究的国家队,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始终将推动槟榔种植健康发展的重任扛在肩上,先后组建了槟榔研究中心与槟榔创新团队,致力于解决槟榔种植中的关键共性问题,还研发了1例槟榔新品种,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此外,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槟榔产业眼下“卡脖子”问题展开讨论,槟榔黄化病被称为“癌症病害”,每年以3-5万亩的速度快速扩散,老百姓“谈黄色变”;槟榔产业链短,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够,产业整体实力偏弱,抗风险能力差。

据悉,海南省科技厅为推动槟榔健康可持续发展,设立了病虫害防治重大项目,对新品种研发、快繁等产业研发加大资金支持。

本次论坛,邀请到槟榔种植区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副县长金海波。他说,保亭槟榔种植达到10万亩,挂果的有七万亩,它是保亭百姓的摇钱树。2017年,鲜果收购价达到8元/斤;2018年达到10元/斤。“银行的数据显示,那两年,县里农民的存款增加了几个亿。”

作为离槟榔种植最近的基层与会者,金海波建议,全省对槟榔黄化病进行群防群治;要培训农民科学种植的技能,彻底改变“懒人树”的观念;槟榔价格要合适,太高太低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本次论坛会期为两天,来自海南与湖南的会议代表还将参观海南槟榔种植基地与加工企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槟榔行业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ghnbl.com/news/29.html

作者: 槟榔加盟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